记者观察到海港夺冠那天并不热闹,地方赛事热度却高于中超令人唏嘘_中超直播

11月23日宣 随着本赛季中超联赛的落幕,记者马德兴在红星新闻上对中国足球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评论。11月22日,2025赛季的中超大幕落下,上海海港队在客场以胜利的姿态战胜了大连英博队,实现了“三连冠”的辉煌成就。然而,这个胜利的消息却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似乎反映了中超在球迷心目中的尴尬境地。尤其是与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地方“超”赛事相比,顶级职业联赛的关注度显得更为逊色,令人唏嘘不已。
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遭受冷遇,这并不是因为球迷缺乏对足球的热情,而是因为中国竞技足球的表现一直未能取得显著突破。成绩不佳,自然会使人失去关注。今年的情况则更加严峻,随着2026年世界杯扩军为48队,亚洲的参赛名额从原来的4.5席增加到8.5席,人们满怀期待,但在6月18日的预选赛中,国足却只能屈居小组第五,连附加赛的资格都未能争取到,这种失望情绪达到了顶点。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尽管“苏超”开始阶段并不显眼,但在18强赛落幕后却极大提升了人气,国足甚至成了旁观者。同时,许多职业俱乐部的生存状况堪忧,中超整体竞技水平也在下滑。随着新赛季亚冠联赛的开启,中超四强的表现不尽人意,令球迷更加失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人对足球的热情依旧存在。刚刚结束的2025赛季中超联赛,上座率创下历史新高,最后一轮大连英博与上海海港的对决,观众人数高达62330人,刷新了本赛季的上座人数记录。央广网的数据显示,成都蓉城主场在2025赛季观众人数超过65.5万,场均观赛人数达到4万,甚至有14.71%的外地球迷前来观赛。
与职业比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自发组织的“超”赛事为球迷和民众带来的极大满足感,折射出大众对中国足球“怒其不争”的情绪。这些活动的热度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变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就像2001年中国足球队历史性地取得出线权后,接下来却未能再进一步。
因此,如何将业余赛事与职业赛事有效连接、打破壁垒,成为了亟待探讨的话题。实际上,中国足球的热度从未消退,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种热情持续发酵,这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 亚泰18岁中场武之程:我相信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回到中超
下一篇: 返回列表